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生命教育融入教學教案

教學主題
生命教育融入國民樂派-給逆境按個讚
設計者
陸興高中:倪孟
教學對象
高二學生
教學時數
2堂課共100分鐘
教學對象分析
具備西方音樂史概念及基本節奏演奏能力。

設計理念
1.          國民樂派音樂風格深具民族性,音樂中總流露出對國家的熱愛及生命的熱情,且結合當代美術、視覺等多元藝術,可豐富學生的學習。
2.          音樂之外,舞蹈也是發展中的主流之一,如柴可夫斯基、德布西<牧神的午後>等作品,正是古、今時空藝術充分交流的時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          以當代最富生命力的「千手觀音」團隊為輔助教材,正可吻合此章節的核心理念,幫助學生思考克服逆境的奇蹟與培養堅韌的生命力。
教學內容分析
1.          介紹國民樂派的音樂內涵與著名的音樂家。
2.            認識舞蹈與節奏配合的重要性
3.          千手觀音團隊與背景介紹。
4.          思考逆境中堅韌生命力的可貴。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部份



1.          能認識國民樂派的音樂藝術。
2.          能說出知名的作曲家及作品。
3.          能體認聽障舞蹈家掌握節奏的方法。
4.          能欣賞千手觀音團隊演出的藝術。
二、情意部份

1.          能欣賞知名國民樂派的音樂旋律。
2.          能體會千手觀音殘障團體所呈現的舞台魅力。
3.          能暸解身心障礙者熱愛生命的心情及正常人的幸運。
三、動作技能部份
1.            透過音樂說出作品名稱。
2.          演唱國民樂派音樂旋律。
3.          練習2拍子、3拍子、4拍子及變化拍節奏。



一、引導:說明國民樂派的範疇,由音樂史發展、美術名家、舞蹈發展導入課程主題,
          並配合相關歷史圖片,請學生說出他們的觀感。
二、發展:1. 解說國民樂派的由來及特色。
          2. 介紹德佛札克、柴可夫斯基、德布西等音樂家。
          3. 欣賞國民樂派著名音樂及舞蹈。
          4. 介紹『千手觀音』身障團隊。
          5. 欣賞『千手觀音』演出並探討堅韌生命力所創造的奇蹟。
三、延伸:討論逆境對於生命的意義與學習正向思考的能力。
四、作業:發表「千手觀音」欣賞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